昨天,余光中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大家的朋友圈刷屏了。很多无锡市民对余先生心生亲近,这既与老先生的诗文有关,更与他对无锡、对江南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关。得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庄若江与余光中相交20多年亲如家人,今天小编特意前往江南大学人文学院,听她讲述她和老先生的故事以及老先生的无锡情。
余光中因母亲和夫人原籍都在常州,他称江南是他的母乡、妻乡,称自己是“半个江南人”。他年少的时光就浸淫在江南水乡的美景、风土人情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中。离乡后他一直魂牵梦萦故乡山水,曾称自己文学的灵感源脉起于“多桥多水、多藕多莲的江南”,不少诗文都浸润了浓浓的无锡情、江南韵。比如承载着江南水乡千年爱情传说和无锡人对水的情怀的蠡湖。庄教授告诉小编,《蠡湖》这首诗是余光中先生2010年到无锡小住后写的。余先生回去前庄教授提议让他为无锡赋诗一首,才过了半个月他就把这首诗寄给她了。
2012年10月9日下午,江南大学客座教授、著名诗人余光中走进“江南大讲堂”,在文浩科学馆为师生做了题为《当中文遇见英文》的讲座。整场讲座,余先生用详尽的实例、诙谐和富有诗意的语言,讲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种种“遇见”。他还向在场师生展示了自己翻译的几首诗歌,比如,他将一首土耳其诗《Quadrille》译成的《四方舞》,通俗而风趣;通过他与穆旦先生对英国诗人John Keats的诗歌《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’s Homer》的不同译法之比较,表达了译文应与原文音节统一的观点;通过对《华衣》、《野猪之歌》两首诗的翻译,提醒同学们翻译风格当与原文风格一致。
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
两小时的讲座,84岁高龄的余老健谈依然,语言生动诙谐,现场人气火爆,学生们不时被他巧妙的表述所打动,一次次热烈的掌声,表达着对余老的敬仰和钦佩。最后的互动环节,他还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,并与大家共同朗诵了他的名作——《民歌》。
余光中先生与江大师生共同朗诵他的名作——《民歌》
庄若江存着老先生上千张照片以及诗作,其中在2012年10月作于江南大学的两首诗《寻桂》和《不甘秋去》一直被庄教授存在手机里。
2016年4月21日下午,江南大学北活动中心音乐厅内座无虚席,近500名学子与余光中进行了一场轻松诙谐的文学对话会。那是余先生第六次来到无锡。
文学对话会现场
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,在对话会上,有学生问,“您认为您的职业是学者还是作家?” 先生称自己是三分之二的作家,三分之一的学者。
余光中先生及夫人范我存女士
提起那首被无数次以朗诵方式演绎的《乡愁》,余先生当时告诉江大学子,朗诵应该有真性情,是心声的自然流露,而非声嘶力竭甚至凄厉的呐喊。余先生情之所至,还不禁朗诵起来,神情从容、语音悠然,三段过后,全场掌声雷动。余先生一句“还没完呢”引得众人一阵大笑。之后,老人又即兴吟诵了一段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且吟且唱间,仿佛时间流转,把大家带回到波澜壮阔豪杰辈出的年代。
乡愁
作者:余光中
小时候,
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
我在这头,
母亲在那头。
长大后,
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,
我在这头,
新娘在那头。
后来啊,
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,
我在外头,
母亲在里头。
而现在,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
我在这头,
大陆在那头。
游子安息!
部分素材来源:无锡日报,图片提供:庄若江、江南大学新闻网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