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9月1日起统一换新教材!一年级语文从识字开始,苏教版成历史

2022-07-16 21:11:19




今年9月份江苏新入学的
小学一年级初一新生
将使用“部编本”的新教材,
包括语文历史以及道德和法制三门学科,
原有的苏教版将停用!




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语文教材,

那么,“部编本”语文教材内容有何变化?

孩子们学习有啥不同?

学校将如何应对新教材?

详细内容往下看

↓↓↓


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啥新变化?

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一年级的语文教材有非常多的显著变化,一个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,另一个就是孩子们一上学不是首先学拼音了,而是从认字开


小学一年级先认简单的字

看了一下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,发现的确如此。新教材首先从识字开始,比如“天、地、人……”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,学完5课之后才开始拼音的学习。

 

一位语文老师说,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能见到一些汉字,学会认这些简单的字难度并不大,而拼音的字母对孩子来说一开始就是比较难的,“如果开学之后,家长能花些时间慢慢引导孩子去认读这些拼音,那么这个暑假就没必要紧张地先学拼音了。”

 

另一位语文老师说,新教材更重阅读,一开学就读几篇儿歌也是为了体现这样的原则。

 



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

 “部编本”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,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,占所有选篇的30%,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。

 

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,占所有选篇的51.7%,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。体裁更加多样,从《诗经》到清代的诗文,从古风、民歌、律诗、绝句到词曲,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,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、明清小品,均有收录。

 

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。小学选了40篇,初中29篇。鲁迅的作品选有《故乡》《阿长与山海经》等9篇。

 

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

增加语感练习

在朗读中学好普通话

首先,拼音教学上更加注重习惯,每一节课后增加音节词的拼读和儿歌练习,对于语感的训练非常重视。“这其实就引导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晨读、课外活动等时间,带着孩子一起朗读,汉语拼音学习是为了帮助孩子说好普通话,知识性弱化,主要体现工具性,帮助孩子增加语言感觉,课后练习中也是要寻找长句子和短句子朗读的节奏。”

 


写字要求降低

识字要求增加

其次,部编本教材特别关注识字,引导孩子多元化记忆汉字。解月悦老师说,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中一类生字减少了很多,每一课基本只有四、五个需要书写。“一类生字是需要会书写的字,虽然减少了,但需要我们带着孩子练得更加精细。”与一类生字减少相对应的是,二类生字大大增加。“苏教版的二类生字一课基本是7-9个,现在的部编本基本是每课11、12个,对写字的要求降低,对识字的要求提高,需要我们更加多元化的带着孩子们掌握汉字的记忆方法。”

 



拼音进入儿歌学习

增加“和大人一起读”

同时,新教材的拼音进入儿歌学习,每个单元练习有读读背背,有成语,增加“和大人一起读”的内容。除了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读,还在倡导家长和孩子们的亲子阅读。


新教材倡导先识字,拼音是辅助孩子认识汉字的工具,新的课程标准出来以后,汉语拼音知识性逐步淡化,总的来说,新教材对汉语拼音的要求降低。




增加传统文化渗透

一年级开始学古诗文

对于部编本教材文本的解读,解月悦老师说,原来教材的文本比较长,可以挖掘的内容自然就多,而新教材一年级的课文变化比较大。“比如识字一,一共就是六个字:天、地、人、你、我、他,如何增加这简单六个字学习的趣味性,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,对我们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

”同时,新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渗透,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,占所有选篇的30%。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,解月悦老师说,语文备课组已经开始探讨如何提高挖掘文本的能力,对孩子们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古文学习有一个整体规划。

 



对于新教材学校方面将如何应对呢?

,除了语文,。全国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“一纲多本”,小学有12种版本,初中有8种版本,江苏省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起全面使用部编新教材,苏教版将停用。


记者了解到,目前,,进行相关培训工作,各市语文教研室教研员先参加国家级的培训,暑假再参加省里的培训,然后结合教研活动,组织全市各个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再一起培训。

 

不少小学提前启动校内教研

学校会将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材料发给所有即将带新一年级的老师,让大家先进行研究探讨。要求老师阅读,了解教材内容,编写特点,教学目标及重难点。语文部编本教材相对于之前的更加注重德育和经典,重视传统文化,开学前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新教材使用的培训,为新学期用好新教材打好基础。



来源:师说子曰、交汇点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