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标题下「吕四频道」快来关注我们!
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,
不知不觉来到了吕四,
渐大的风和微咸潮湿的空气
提示着离海近了。
在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旁
我们见到了夏阿林,
满脸笑容的他
领着我们来到路旁一栋小楼。
在一间充满阳光的小屋内,
一幅渔号贯穿始终的人生画卷
就在我们眼前展现开来。
来,一起聆听夏阿林高亢有力的《吕四渔号》
夏阿林所在的村子是半农半渔,村民们平常无论是在务农还是出海捕鱼过程中,喊上几句号子是最常见的事了。“那个时候干活肯定会喊号子,干什么活就会喊什么号子。有挑泥号子、挑肥号子、扯棚号子、种地号子等等。”
说到这,夏阿林顿了顿,接着就很自然地唱起来了“哎嗨哟,上来,嗨嗨嗨,又来……”声音不大,但却高亢有力。唱起号子的夏阿林仿佛变了一个人,那种对民歌号子深入骨髓的感情通过他的歌声令在场的人无比动容。
一曲唱罢,夏阿林腼腆地笑着说:“真让我说道这些号子我说不出个所以然,我只能唱。”朴实的言语却难掩一颗深爱艺术的心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时任乡文化站长的夏阿林苦于寻找吕四特色的文化名片,他常常在海边寻找创作源泉,“嗨哟,出海啰———哟……”这种高亢嘹亮的渔歌号子令夏阿林眼前一亮。
对啊,吕四渔号不正是渔民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么。找准了方向,夏阿林说干就干,他先是走村串巷,先后收集了200多首渔号,然后费尽口舌将包括他父亲在内的6个父辈召集起来,在“嗨哟、嗨哟”声中放开歌喉教唱。就这样,他们将一曲曲渔号唱响码头、港口,唱到镇上的乘凉晚会上;继而又在阵阵喝彩声中,走进城里,走出江苏,唱到了北京的大舞台。
于是,夏阿林成了吕四渔家号子的代言人,渔家号子也让他成了“名人”。
随着渔号收集数量的增加,
夏家叔侄演唱的渔号曲
从原先的4个增加到了20多个。
2004年8月,夏家班在山西左权“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”上一举夺得歌王奖。
2004年12月28日,夏家班带着《吕四渔民号子》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《艺术人生》栏目“温暖2004特别节目”的演出,并接受了专访;
2006年,《吕四渔民号子》参加江苏省第七届“五星工程”奖决赛,获音乐类金奖;同年11月,央视四套专程从北京组成摄制组来启拍摄《吕四渔民号子》,同年进入央视《民歌盛典》;
2007年11月参加全国第十四届“群星奖”决赛获得群星奖表演奖。
2012年10月,夏家班从江阴捧回了第七届“江苏省五星工程奖”老年组音乐舞蹈类金奖。
在获得这些桂冠的同时,“吕四渔号”被列为江苏省首批9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“绝活”之一。
就这样,
有着厚重底蕴的渔歌号子
在夏阿林的带领下唱出了一片天。
采访尾声,夏阿林的妻子回家,看到我们在采风就笑着说:“我孙子现在也会唱号子呢,唱得比他还好。”夏阿林笑着说:“小孙子也挺会喊,我们全家还在无锡惠山区的文艺晚会上表演过‘家和万事兴’呢。”
夏阿林曾经说过,“作为渔民的后代,我们夏家班希望把这个瑰宝一代代延续下去……”这,也许就代表着一种传承。
归去的路上,
阳光依旧灿烂。
腥咸的海风中,
吕四先民
那洪亮的号子声
似乎又在耳畔响起。
来源:启东日报
作者:李朱雳 郁卫兵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