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至味淮扬菜,今天我们来到高邮找好吃的。到了高邮不发愁,徐老师特别牛,到哪块他都可以给我们当导游,今天我们就跟到徐老师,找我们高邮好吃的!
徐晓思,全国优秀教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教授、书法家,名号太多了,不过他还有一个外号,就是高邮通,徐老师告诉我们,想吃高邮菜,先给你听一首民歌。
王兰英演唱:高邮麻鸭肥呆呆呐,膘肥体壮个儿大,拾个鸭蛋圆溜溜呐,蛋里有双黄。
正在演唱的这位老人,叫王兰英,今年81岁,高邮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1957年,她曾经代表江苏,去北京唱过这首民歌,还夸奖了她。
高邮民歌非遗传承人 王兰英:看我们这个节目,看完以后,和我们合影留念,你是王兰英,你把江苏《数鸭蛋》这个民歌,一定要唱下去(但是心里激动啊)心里激动。
《数鸭蛋》是一首高邮民歌,轻快的旋律,朴实的歌词,非常上口,王兰英老师凭借天生的好嗓子,把这首歌唱活了。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,就是高邮咸鸭蛋。
李勇,今年42岁,16岁开始,跟随父母在南湖养鸭,南湖在邵伯湖和高邮湖的交界处,水质清透,是饲养麻鸭的好地方。
李勇:蛋黄腌起来,红又沙,我们的鸭主要吃河里的河草螺蛳,小鱼小虾,容易生双黄蛋,平常都吃的稻谷,玉米(别人要是把你们这个方法学了去,别人是不是也可以)没用,没我们湖里面资源好,鹅、鸭全部屁股撅起来,找河里螺蛳吃。
高邮咸鸭蛋,油多色红,口感绝佳,很受欢迎。鸭生双黄,更是罕见,因为这里食料好,鸭体壮,盛产双黄,形成了高邮的特色。将双黄咸鸭蛋煮熟剖开,蛋白如凝脂白玉,蛋黄似红橘流丹,赏心悦目,别具风味。李勇家的鸭蛋,非常出名,纯种的高邮麻鸭,原生态环境下散养,1500只鸭,每天可以产1500只鸭蛋,依然供不应求。
李勇:口碑好了,鸭蛋就不求销量了(等于你家销量是最好的)我家反正都要提前一个月定,不定的话,拿不到,双黄蛋也不怎么说,1500只鸭,顶多拿个五六十只。就是少才稀奇的嘛,要天天拿这么多,倒不出名了。
高邮咸鸭蛋,本是一道搭配白粥的小食,但是出色的风味,一跃成了餐桌的凉菜,连壳切开,月牙形的鸭蛋,蛋白清嫩,蛋黄散油,红白相间,煞是好看,入嘴品食后,更是久久不能忘怀,从古至今,也受到很多文人的喜爱。
文化学者 黄继林: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,他就讲到高邮的咸鸭蛋,他说高邮咸蛋,又细又嫩,还油晃晃的,哎呀,真正是好吃。
全国优秀教师 徐晓思:汪曾祺在他的文章中,都写到了,高邮咸鸭蛋,特别是汁细而油多,蛋白柔嫩,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,入口如嚼石灰,油多尤别处所不及。
高邮咸鸭蛋的品牌效应,离不开工厂化的规模生产,但是对于寻常百姓家,高邮咸鸭蛋,那又是另外一种意义。
编导 霄霄:人间至味淮扬菜,平常啊,都说我这个不会弄,那个不会弄,今天这道菜我肯定会,什么呢,就是腌鸭蛋。腌鸭蛋还不简单嘛,来,第一步,把鸭蛋放到加了盐的黄泥里头,裹一圈;第二步,放到草灰里头,再裹一圈;第三步,放到塑料袋里头,然后封个口,再放到坛子里头,就好了。
你还别小看这个咸鸭蛋,这可是高邮曹家的鸭蛋,这家培养出了三个15岁的大学生,其中小儿子,考的还是北京大学。
杨奶奶:北京大学的招生办来找你家儿子谈话,儿子在家啊,在家呢,把小孩子喊到那块,系主任就一个一个的问题盯住问,怕他不是真的,这么一点大,哪块考那么好呢,后来问到最后,把他肩膀一拍,你家儿子被北京大学正式录取了。
曹老师夫妻俩,,杨奶奶则是语文老师,以前在学校就是骨干,言传身教,教出了三个优秀的孩子,大女儿一家定居北京,女婿是哈佛大学博士生毕业,二女儿一家定居新加坡,女婿是科研人员,儿子一家定居香港,是美国公司在香港的负责人,孩子们展翅高飞,各展才华。
这么多年来,老夫妻俩住在老房子里头,养花养草,说不想孩子,那是骗人的,咸鸭蛋,成了他们寄托相思的最佳物品。以前二女儿在上海复旦中学教书,杨奶奶曾经托人给女儿送去400个咸鸭蛋,女儿好心分给学校同事,结果害了整个学校几十个老师都被骗了,现在想想还是想笑。
杨奶奶:大家家去吃了,哎呀,名不虚传,高邮的鸭蛋,怎么这么好吃的,又红又有油,真好,后来过端午,他们看见上海南京路那边,卖高邮鸭蛋,个个去排队买了,买了又不是,是假的,曹家是真的。
从此以后,三个孩子就跟妈妈预定了,每年端午,曹老都要寄出去上千个咸鸭蛋,即使这么批量,杨奶奶也坚持,一定要选湖里荡里的麻鸭下的蛋,因为这是品质保证。高邮鸭蛋,搭配白粥,是绝美的,也可以切开做冷盘,或者咸蛋黄焗锅巴,咸蛋黄汪豆腐,等等,徐晓思老师吃得好说得妙,张口就来一段顺口溜。
徐晓思:不管是英雄还是好汉,都要吃高邮的鸭蛋,高邮鸭蛋非常下饭,希望你们回去点赞。
《人间至味·淮扬菜》,历史文化味,人情味,舌尖美味,三味真火烹佳肴,《今日生活》倾情奉献!本节目由“今世缘.国缘”全程冠名播出——成大事,必有缘!中国银行特别公益支持——刷中国银行信用卡,品尝人间至味。
更多精彩请收看今晚6:00《今日生活》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