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
02
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。
——笛卡尔
当吴侬软语、轻歌漫弹的苏州评弹与激扬粗犷、弦音如鼓的陕北说书相逢,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?
这是我在网络看到的一则新闻。
说的是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、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领衔的南北曲艺节目《看今朝》春节前在北京参加重要演出时广受好评,该节目获得央视元宵晚会的邀请,将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呈现给全国观众。
据介绍,《看今朝》是通过苏州评弹和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讲述陕北在精准扶贫政策下,人民逐渐脱贫致富,奔向新时代的喜人变化;同时,苏州评弹则用说唱反映了江南风光日益秀丽,青山绿水常在,人民安居乐业、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。
苏州评弹与陕北说书的跨界融合,一唱一和、丝丝入扣,一应一答,配合默契,苏州女子的精致婉约与陕北汉子的粗犷豪放,是南北文化的一次碰撞,值得陕北曲艺界好好欣赏。
苏州市评弹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样的曲艺表演形式,在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,是一次大胆的尝试、碰撞、融合、突破。虽然节目只有短短的的五六分钟,但其创作、以及演员排练是非常艰辛的。由于南北两种曲艺,从语言到整体演唱的节奏曲调都是截然不同,所以《看今朝》能将两种曲艺融合在一起,实属难得。而这也需要主创人员在一次次的修改中积累经验,从而擦出新的火花,赋予这一曲艺节目新的生命力。
一个陕北人,看到这样的消息,很是感慨。
从小听着陕北说书,习惯了它的味道。今天陕北说书的艺术再次登上全国舞台,从文化属性上说,是无比无自豪的。就像东北二人转,好像有了赵本山,全国便叫的响当当,当属是他们文化的旗手。
以后,陕北不仅仅有民歌叫得响,还有说书啊。
眼下,陕北说书的文化市场,我的直觉是异常火爆。现在陕北说书者,得益于时代的变化,赋予了新的市场。
即在网络直播的风潮中,他们占据了一席之地,打开快手,满屏的说书。开辟了他们新的收入源头,吸引了众多观众。这一变化有益于人们对陕北说书这一门艺术的推广,拉进了老铁们的距离。
以往,我们只在庙会、敬神时才能看到的陕北说书,现在成了网络的常客。
但是,不难看出,陕北说书好大一部分还是局限于传统,毫无创新之嫌。即使和粉丝互动中,也是多取悦粉丝,求得多点儿打赏。好多说书剧本还是传统的多:如《花柳记》、《摇钱记》、《观灯记》、《雕翎扇》、《说唐全传》、《金镯玉环记》、《对鞋记》、《观灯记》、《杨家将》等。
比如我一直想听韩起祥改编的:如《刘巧团圆》、《王丕勤走南路》、《宜川大胜利》、《翻身记》、《我给说书》等却未有。
这还是第一代陕北说书大师韩起祥对陕北说书的变革。他当年自编自演了500多个新段子,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。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,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间艺术特点。他还改革了说书的音乐伴奏,增加了梆子、耍板等乐器,并创造性地把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道情、碗碗腔、秦腔、眉户等剧种的曲调融于说书中,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丰满。几十年中,他克服困难,坚持深入农村 ,为广大农民演出 ,为曲艺界树立了榜样。
另外一位大师级人物不得不提的是张俊功,我是从小在村里听人们谈及这位大师长大的,当年流行磁带录音机时,听到的全是他的声音,回忆满满。
他是陕北说书的一位改革者,一生致力于民间说书,是陕北说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。早在上个世纪在70年代,张俊功扬起了改革陕北说书的大旗,把坐场改为走场,把一人改为多人,自成一派。
改革后的陕北说书,人物角色分工更加明确,互相酬唱应答,有了身段及表情表演,并且讲究舞台风度、手、眼、法、步等规范。张俊功对陕北说书的改革,使这项民间艺术得以大力发展。
之后的,包括现在的说书基本都是停留在此二人的基础上,给我的感觉是再没有什么新意和创新,一些用新词宣传新时代的说书也是比较短,比较生硬,令人遗憾。
其实,我们一直期待新时代创编的长篇说书,反应新时代的陕北人。比如,把《平凡的世界》等陕北人写的中长篇小说是不是也可以改编成陕北说书,说唱上是不是可以更多融入现代音乐元素,更加喜闻乐见,更加新鲜活力,让此艺术不断走向全国呢?
就像今晚的苏州评弹和陕北说书的天河之作,一次创新的艺术表演,会给我们陕北说书艺术家什么惊喜,什么启示呢?
歪唧速写,图片来自网络。
微信号ID : haidong0926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民歌音乐交流组